与此同时,并表之后的万物云将成为首家拥有每年近万亿销售额的双背景物业公司,尤其是在房地产格局愈发固定的当下,更加难能可贵。
8月6日,阳光城召开线上投资者会,对阳光城和万物云的合作进行答疑。阳光城方面表示,和万物云的合作,能够实现科技、人力、财务、管理等的更好发展,并表示将成立合资公司“万物阳光”。
与资本市场类似,物业公司间的规模、营收差距也堪称天壤之别。
但万物云现有品牌的“偶像包袱”太高,不利于自身业务的下沉及项目的获取。而新的合资公司“万物阳光”,有望在维持万物云“偶像包袱”的前提下,协助万物云“攻城略地”,服务更广的领域,从而给自身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与想象空间。
首尾之间,云泥之别。
与阳光智博规模、营收相似的上市物业公司有卓越商企服务及正荣服务,目前估值分别约为76亿港元、49亿港元。而以商业运营及商业物业管理为主的宝龙商业,目前估值约137亿港元。
7月26日,大摩最新发研报指,下调对内地物管股行业看法由原来“吸引”降至“符预期”,因料缺乏短期催化剂,以及内房行业去杠杆化和流动性前景,继续影响市场情绪。该行估计内地物管股今年上半年纯利平均增长60%,但认为相关因素已反映在股价之上。
一纸通告,给处于动荡的物业行业加了一点新料。
如果说ACN合作网络是贝壳能取得今天江湖地位的杀手锏,那么一套能高度适配所有物业公司的科技化赋能体系也极有可能成为万物云的杀手锏。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阳光智博共有164个在管物业管理项目,总在管建筑面积约3020万平方米,覆盖位于中国19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的51个城市;同期为中国7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的8个城市的19个项目提供商业物业运营及管理服务,总在管建筑面积约140万平方米。
这背后是数量不断增加的已上市和待上市物业公司规模,以及资本市场的逐步理性。
3月31日,万科举行2020年度业绩发布会,报告期内,万物云实现对万科集团内和对外营业收入182.04亿元,同比增长27.36%。其中,住宅物业服务收入100.52亿元,占比55.22%;商业物业及设施服务53.14亿元,占比29.19%;智慧城市服务9.91亿元,占比5.44%;社区生活服务收入9.85亿元,占比5.41%;万物成长收入8.62亿元,占比4.74%。截至报告期末,万物在管面积5.66亿平方米。
8月5日,阳光城表示拟以其持有的阳光智博100%股份战略投资万物云并获取万物云4.8%的股份,即万物云在现有股权的基础上向阳光智博全体股东增发4.8%的股份,阳光智博全体股东按照其在阳光智博的各自持股比例进行换股。
巨头主导格局定型 成为黑马再无可能
3月22日,碧桂园服务发布2020年报。报告期内,碧桂园服务收入156亿元,同比增幅61.7%;股东应占利润26.86亿元,同比增长60.8%。截至2020年12月31日,除“三供一业”外,碧桂园服务合同管理面积约为8.2亿平方米,收费管理面积约为3.8亿平方米,管理共3277项物业,向境内外约424万户业主及商户提供物业管理服务。
资本热潮消退,留下的很可能是一地鸡毛。
在2020年,阳光智博实现营收13.72亿元,利润为1.73亿元,其中营收增长40.1%,利润增长120.6%。
行业估值反复横跳 资本市场不再无脑
“万”进“阳”退大势所趋 战略意义远超想象
数据显示,2018-2020年阳光城地产集团分别录得合约销售额1629亿元、2110亿元及218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3.9%。2020年末,阳光城拥有土地储备4250万平方米。考虑到阳光城与阳光智博间建立的长期战略业务关系带来的交付面积的确定性,以及其商业物业运营及管理服务业务,估计上市估值在百亿港元左右。
上述种种因素及其影响,可能是阳光智博考虑整体换股的主要原因。
一份文件,一场暴击。
目前来看,物业行业已经基本定型,碧桂园服务与万物云遥遥领先于其他物业公司。伴随着行业格局的定型,一方面物业行业再无可能出现黑马,另一方面,也意味着资本市场的分化。
当下,物业行业收并购价格水涨船高,市场拓展深陷恶性价格竞争,资本市场估值持续分化,部分物企上市后仍然发展艰难。
在8月2日的大宝专栏中,朱保全表示,抖客网,物业经营中关涉民生的住宅物业可以扩张慢一点,反而是to B的商业物业、to G的城市服务业务可以发展更快一些,从而在企业经营和民生责任间求得平衡。万物云的全域布局刚好发挥作用,充分发挥万物梁行的品牌红利、万物云城的先发优势,让万科物业的民生口碑再升级。
从品牌的角度来看,2018年至今,物业行业先后经历了更名潮、子品牌潮,近一年又刮起了发布会潮。这背后蕴含着头部物业公司渴望灵活性、匹配细分市场并定义某一领域的战略考量与布局。
受住建部等八部门联手整治房地产开发、房屋买卖、住房租赁、物业服务等四方面问题及其他因素的影响,7月26日,港股物业股开盘即迎来全线重挫,多家物业股跌幅均超10%。截至收盘,佳兆业健康收跌20.55%,世茂服务收跌19.55%,金科服务收跌18.15%,旭辉永升服务收跌17.47%,合景悠活收跌15.66%,华润万象生活收跌超14%。
不难发现,阳光智博既非行业巨头,亦无黑马之姿,匆忙上市将很难实现其预定目标。
虽然后续物业公司纷纷宣布股份回购措施,并一定程度上带来股价的回暖,但仍难以抵消此前的巨大跌幅。 物业上市公司,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股价反复横跳。
阳光智博不上市而是股权合作的背后,是行业整体形势的变化与双方短期与长期利益最大化的考量。
无论是合纵连横,还是突击全新领域,万物云都试图给资本市场和投资者提供充足的想象空间,避免由于行业整体估值下行而被重估。 展望未来,具有更多领域可以对外赋能与输出的万物云,又将会给物业行业带来哪些惊喜与想象空间呢?
截至2021年8月5日,资本市场共有52家上市物业公司,其中仅有15家物业公司市值过百亿港元,市值处于5-20亿港元区间的上市物业公司有12家,同时兴业物联、宋都服务、烨星集团的市值更是不到5亿港元。
科技共享,对万物云和阳光智博均非常重要。但是,对万物云的战略意义可能要远胜于阳光智博。这是万科物业接管沃土计划后得以成体系的赋能体系外物业公司的第一次大规模尝试,也是对万物云信息化成果适配性与可用性的最好检验。
阳光智博之外,万物云一直在尝试引领并重新定义物业行业。
用通俗一点的话来讲,阳光城用整个阳光智博换了万物云4.8%的股份。
原标题:【4.8%背后:万物云的战略野望与阳光城的抉择】 内容摘要:一纸通告,给处于动荡的物业行业加了一点新料。 8月5日,阳光城表示拟以其持有的阳光智博100%股份战略投资万物云并获取万物云4.8%的股份,即万物云在现有股权的基础上向阳光智博全体股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fangchan/5695.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